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

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

题目中的话出自《庄子》外篇《在宥》。“在宥”的意思是:自在,宽容。庄子通过此篇文章,表达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传承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那么,对于这句话:“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如何体现了“无为”的思想呢?我们慢慢地理解一下。

形与影,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影子从之于形,没有形,就不会有影。有什么样的形,就会有什么样的影。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光线下,即使影子有所变化,也不会脱离开形的范围。

声与响,即是声与音。发声,就会有音、有响。声高,响就亮;声低,响就沉。响从属于声。即使空间回荡,产生浑响,那也是由声主导的。

以上二者的关系,明确了其中的一个是主导地位的。那么,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是君为主、还是民为重?如果以民为重,那就要将民众百姓放在主导者的地位,也就是形、声的地位上,大人之教(即君主治理国家),即要遵从百姓的需要,而不是让形遵从影子、让声顺从响。如果君主注重自己,以自己为主,那就等于先刻画出影子、让形去调整自己,或者是先确定什么响度、再决定发什么样的声。

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

庄子在文章的后面接着进一步解释:“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处乎无响,行乎无方。”意思是说:百姓有了询问,就要做出回应,穷尽他们所关怀的事情。百姓安居的时候不发号施令,百姓行动的时候不指派方向。这样子治理国家,百姓就会自在,没有任何的约束,就得到了宽容。

老子在《道德经》七十五章中也有如此的观点:“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生产力原本就下,劳动产出并不高,治理者食之愈多、百姓吃的就愈少。与此同理,百姓为什么难以管理?因为治理者的想法愈多、百姓就愈难以适应,必然就会有不顺从、甚至反抗的行为,因此“难治”。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老百姓吃不饱,治理者的事事还不少,老百姓当然不会同意。

所以,庄子深明此道,就提出了治理者将自己放在从属的位置上,将百姓放在主导者的地位上。只有如此,才能治理好国家。因此,便有了这样的一句话:“大从之教,如形之于影,声之于响。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107982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dog.com/43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