叚
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jiǎ和xiá
1955年12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视为“假”的异体字。《通用规范汉字表》确认“叚”读xiá时为规范字,可用于姓氏人名。读jiǎ时用“假”。
读jiǎ时,同“假(jiǎ)”。
《说文解字》中说:“叚,借也。”
《字汇》中解释:“叚,非真也。”
含义为:①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②借用,利用。 ③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
读xiá时,
通“瑕”。《字汇补》中解释说:“叚,古文瑕玷之瑕作段。”
通“遐”。 先秦诗经·小雅的《南山有台》中有:“乐只君子,叚(遐)不黄耇。”意思是君子很快乐,哪能不长寿。
中国姓氏。《集韵》中说:“叚,姓也。《春秋传》晋有叚嘉。通作瑕。”
金文从「爪」从「又」,「石」声。「石」字的「口」形简化为两短横。清末民初文字学家林义光认为「叚」是借人所有,为己之用,本义是借。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世超认为本义是乞借予受。
在古汉语中“叚”字的读音和含义与现代汉语区别较大。
金文通读为「嘏gǔ」,表示福祉,汉末儒学家郑玄说:「受福曰嘏」。
又通读作「瑕」,表示过失。例如春秋早期青铜器曾伯陭壶铭文:「为德无叚(瑕)。」
又通读作「胡」,疑问副词,例如春秋时期鄫国青铜器曾伯簠铭文:「叚(胡)不黄耇,万年眉寿无疆?」
文献或作「遐」,又表示可能,是表示情态的助动词,例如西周青铜器师寰簋铭文:「今余弗叚组(沮)」意思是我不可能败坏。
“叚”是“假” 的初文。本义是假借。金文字形左边是岩崖下有物,部分金文左下写作“阜”表示山石的。也有金文的右上方加一手形,表示从别人手中接取,更加清楚的表达“借”的含义。还有的金文左上加一人形,也表示借别人物品的含义。
小篆字形将金文的岩崖形状演变成“冖” 。因为叚是属于人类的行为,后来加“亻”而成“假”字。又因为叚(假)不是真的,或者说是瑕疵,所以在表示美玉不纯时加斜玉旁才有了“瑕”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dog.com/4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