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外地人都会读错的北镇“鼓楼”上的字,“冀北严彊”

9%的外地人都会读错的北镇“鼓楼”上的字,“冀北严彊”"

辽宁北镇

在辽宁锦州市,有个县级市,名曰北镇,古称广宁,虽然城市不大,但却历史悠久,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但有一处辽代遗留下来的地标性的建筑,现叫“鼓楼”,其门洞上有四个大字“冀北严彊”,几乎所有外地来的游客都会读错,不仅外地人,甚至有小部分当地人也同样会念错。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该怎么读呢?

9%的外地人都会读错的北镇“鼓楼”上的字,“冀北严彊”"

鼓楼

提起“北镇”,因境内有五大镇山之一的“北镇医巫闾山”而大名鼎鼎,更曾经在历史上有过两段辉煌时刻,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那时该地属燕,秦代辽东郡西汉置无虑县,此为北镇建制之始。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建制变化频繁,唐朝时始有“广宁”之名,辽时设显州,金升为广宁府,明朝时设广宁卫,是大明管理东北的军事重镇

现在,城市中心仍有一座辽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现叫鼓楼,史建于公元947年,辽大同元年,因辽世宗耶律阮葬其父人皇王耶律倍于闾山显陵,因陵设州、是为显州,因州建城,即为广宁城,鼓楼为南城门,并置奉先军为守陵军,后由东京辽阳府迁300户渤海人实之。

到了明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广宁古城向南扩建,南门失去城门的意义,随后被改建为现在的鼓楼。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马永曾先后做过点将台,为二层单檐歇山式,占地625平方米,大木架结构,重檐建于楼座之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9年(民国十八年),在南北两面新镶嵌“幽州重镇”、“冀北严彊”八个大字。

9%的外地人都会读错的北镇“鼓楼”上的字,“冀北严彊”"

冀北严彊

小时候,在家乡上学时,老师带着我们学生多次去现场,当时我们几乎都把这四个字读成了“冀北严疆(jiānɡ)”。但老师却告诉我们应该读“彊”(发音同“强qiáng”),不是边疆的疆。“疆”的弓字旁下面有个土,而这个“彊”是没有土的。所谓“冀北严彊”,就是“冀州北部严密坚固、威武雄壮的长城边塞”,昭示着它在明代辽东卫边墙体系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据说,这几个庄严的大字是出自清末民初的北镇本土书法家万延寿的手笔,万寿延,字益三,书法家。生于清末,卒于五十年代初。广宁城内文家胡同人。法政大学毕业。一生未任。工书法,字体雄深志气充沛。据说,城内鼓楼北面的“冀北严彊”这几个大字横额即其所书。

9%的外地人都会读错的北镇“鼓楼”上的字,“冀北严彊”"

幽州重馍

而为何叫冀北呢?大家都知道中国古称还有一个叫“九州”的代称,据说大禹治水成功之后,为了方便管理天下,按照天下山脉、河流的走向分布,把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即九州,分别是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北镇的位置按这个划分,就属于冀州的北部,因此才有“冀北”的说法。

9%的外地人都会读错的北镇“鼓楼”上的字,“冀北严彊”"

九州

冀州是当时九州里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州,后来被一分为三,分别是幽州、並州和营州。这时,北镇(广宁)的位置就被划归为幽州,而北镇又是幽州上的重镇,故又称为“幽州重镇”。

在明代,北镇(广宁)在辽东卫边墙体系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因此才被称为““幽州重镇”、“冀北严彊”。

9%的外地人都会读错的北镇“鼓楼”上的字,“冀北严彊”"

幽州重镇

#好腔调之好戏一起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107982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dog.com/4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