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家境贫寒,六岁起即每天赶着羊群在中条山上牧羊,起初羊群只有六十只,后来不到一年,即增至一百只,羊群在坡前吃草,我便先到涧前,喝水吃块干馍。等到羊群赶至涧前,个个肚子都圆嘟嘟的,壑内休息。
兴趣来时唱一段梆子戏,有时吹奏一些青春短笛、山涧间回音谷应,煞有乐趣。羊大都在二八月生产。记得有次回来,用竹杆挑六只羔羊,当然我得学会替母羊助产,就是说得先拥有火柴,生火给胎羊烤干,乃扶助胎羊吮奶。天天如此,我便与中条山下结下深厚的情感。
后来到城内上学,校长杨巨川先生知悉我在中条山麓茁壮长大,便命我带路引导五百余同学游五老峰。记得五老峰每会期,是自阴历七月一日至十五日,峪口有晋南各县及虞乡各村的茶房,供籍属各该县或村人休息喝茶及住宿的地方。有两台戏台唱七天,朝山进香客,人山人海。七月八、九、十日,并有各村摆驾朝山进香的热闹场面。麻鞭客嘴上刺入铢子,有时还刺入两根铢子,手拉麻鞭。
石桥村有位大胖子大名叫银娃,铁铢就有八尺长。麻鞭客胸戴三四个绣花搂肚,半短宽裤,长统丝林,撅一阵麻鞭,体息时蹬起驾势,两旁便有人聚前替扇扇子,真是神气极了。马角嘴上刺入一枝铁铢的另一端,另一边有人用手抬着,上下奔驰,呼啸而过,其余的马角,手舞矛刀,谁若不小心把铢子打下来啦,便即刻给他把铢子刺上去,我们那时还小,见到鲜血淋漓,胆颤心惊。
这里的庙会,是朝山进香的善会,除售卖南北货物及各地土产山产。最具特色的是各茶房前的劝善会,夜来劝善声,缕缕不绝,感人至兴,并开启悟人为善的心灵。这是峪口的庙会,上五老峰三更即须起程,成群结队,男女老少结队而上,天亮即到一碗泉,泉从石罅中涌出,清甘而冽,酌之善骨,不盈不竭,过安桥岭即到五老殿,五老殿供奉着金木水火土五个星神,玉柱峰就在头顶,新峰矗立在四边。要上棋盘山或向水濂洞祈雨的,径向西行,我当年上新峰时,铁绳悬空,前后摆动。峰顶有座古庙,两峰间尚搭木桥,虽已腐朽,人仍通行。下行时见山峰底部缝裂数尺,不由得使人胆寒。再西为棋盘山,据传是陈抟老祖、罗真人下棋处。
登玉柱峰,沿山峰右侧,穿药王洞及莲花洞而上,风景绝佳,有铁绳数十条,有的爬上,有的爬下,似群蚁行,铁绳概系林木根上,峰顶奇寒,天晴时北瞰临晋,西望黄河,殿顶都是大型铁瓦,老年人云:当年修庙、铁瓦搭在羊背,驮运上山。钟声争鸣、香烟缭绕。峰顶并有方型水井一口,供朝山者仗用及洗手,峰右有舍身崖,松枝挂古钟一口,有人舍身前,古钟彻夜自鸣,亦云奇矣。下山时人手一袋山葡萄及青核桃,诚所调上山君子下山贼也。五老峰上古碑甚多,乡绅申子瞻先生数次登山研考,惜笔者当时年幼,未悉其研究之渊源及内容。
历经五十余载于兹,此次回乡探亲,邀集昔日牧羊知友,探访石佛寺,只留一个虚名。松林寺神像均毁了,内住人家,正在制造,寺院内尚留二棵白松。王官峪瀑布前水泥厂挖掘山石,水虽流着,但不是以前的石燕碰雪。惟五老峰正在赶修庙宇,由乡侄牛普琦先生负责策划整修事宜,整年累月在山野间奔波,备其辛劳,并绘制五老峰十二景观。
中条山啊!我们都在你孕育下茁壮,我们都在你怀抱中成长,你拥有无尽的宝藏煤铁及黄金。你有无数的奇峰与山峦供人观光。你能召回异地的游子,以及文人骚客不再彷徨,都在你的怀抱中徜徉。
期三晋父老与墨人骚客,都能亲临一览胜境,附拙作七绝两首以作本文之结束,并祈读者不吝指正。
中条山上草青青,我亦当年小牧童。
岁月无情催人老,而今已是苍髯翁。
中条山上好景观,处处教人都留恋
几度沧桑人事改,风光依旧大自然。
作者:罗强智,1927年生,虞乡县东源头村人,以耕读传家,系罗氏传家第十三世,以强字起名。祖父罗仰壁先生,祖母罗潘氏,父亲与同胞手足感情甚笃,常忆及年幼时兄长在中条山麓背着他去上学的往事。幼年时因家贫无力就学,后投笔从戎,转战大江南北,嗣后辗转流亡海外。至今离乡六十载,日夜思念双亲,无能亲力亲为随侍,视为至憾,希冀在有生之年回乡。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回乡省亲。
本文最初发表于台湾大陆同乡会,1992年7月《山西文献》刊登,这次在叶国恩老师主编的《永济道教文化》书上看到,转发于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dog.com/24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