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虽难熬,但是水果多呀!葡萄、西瓜、桃子……各种酸甜滋味儿,让夏天也变得不那么讨厌了。
在这些水果中,荔枝因汁水丰沛、甜爽可口深受大众喜爱。它既能博美人一笑,也能让大文豪为其写下诗篇,更能让我等凡人吃完一颗又一颗,完全停不下来。
不过最近一条热搜,却让很多人内心崩塌了……
天呐天呐,荔枝里居然有虫子?
很多网友坐不住了,手里的荔枝是吃还是不吃?
“emm……为什么要让我知道这个冷知识?!”
“从来都是直接塞嘴巴里,根本不看的!也就是可能一直在吃虫子?”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关于荔枝的冷知识。
你喜欢的荔枝,虫子也喜欢
作为夏季的C位水果之一,荔枝果肉嫩滑,汁水充盈,不仅为我们所爱,也招虫子喜欢。它们不仅喜欢吃,还喜欢留点“记号”。
回想一下,我们剥开荔枝果柄后,有没有发现里面黑乎乎的,还有黑色渣渣。其实那不是渣渣,那是虫子……屎……只有荔枝柄剥开是白色的,才是未曾被虫子光顾过的好果子。
这位网友现场直播带虫荔枝,也不知道最后有没有吃。
这才是荔枝本来的模样。
荔枝里的虫子,一般是荔枝蒂蛀虫。与藏在果肉里的果蝇幼虫不同,荔枝蒂蛀虫喜欢往果核里钻,所以大家放心,虽然荔枝里有虫,但我们大概率是吃不到的。
就算真吃到了虫,也不算事儿,毕竟杨梅里的果蝇大家都没少吃。
但还是要提醒一句:不怕吃到虫虫,小心吃到虫虫的粑粑。
荔枝树开花结果的那些事儿
荔枝原产于我国南部的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属于无患子科荔枝属。如今在我国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福建、两广、海南是荔枝的主要产地。
荔枝树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性畏寒。汉武帝时期曾耗费人力物力,将百余棵荔枝树从岭南移植到长安,然而即使有园丁悉心照料,这些荔枝树依旧全军覆没。于是,尊贵如皇帝,也只能等着贡品“投喂”了。
每年3、4月份,荔枝花就大片大片地开了,与果大味美的荔枝不同,荔枝花相貌平平,毫不起眼,花量还非常大。可惜的是,这么大片大片的花,只有极少部分能结果。
其一是因为发育良好的雌花数量较少;其二则是荔枝授粉主要依赖昆虫,受外界影响太大。
不过好在荔枝花含有丰富的花蜜,花期时投放一些蜂箱,就能收获数量可观的荔枝蜜。
荔枝最大的特色——容易坏
你以为荔枝最大的特色是甜?错!容易坏,才是它的本质。
古人称荔枝为“离支”,说它“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遥想千年前杨贵妃吃到的荔枝,大约早错过了最佳食用期。还是苏东坡有口福,可以每天吃到鲜嫩甘甜的岭南荔枝。
荔枝之所以这么容易坏,原因有这么几个:
1.果壳中看不中用,间隙很大,水分都跑了;
2.氧化酶卖力地制造黑色素;
3.没事儿就生产点“乙烯”,加快果实的催熟速度。
所以荔枝到手,别耽搁,要么吃进肚子里,要么放进冰箱里。放进去之前可以先用报纸把荔枝包住,用密封塑料袋装好,再放进冰箱。这样一来既防止了水分流失,又减少了荔枝与氧气的接触,保鲜效果加倍。
日啖荔枝三百颗?千万别!
太美味的东西,吃起来就没完没了,停不了嘴,所以有了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豪气宣言。
不过,我等凡人千万别跟风。
因为荔枝的糖实在太多了!甜美多汁的荔枝是名副其实的高升糖食物,含糖量高达15%以上,也就是说每100克荔枝肉就有15g糖。
大量进食荔枝,会带来血糖和胰岛素的巨大波动,甚至会引发低血糖。同时高糖分使口腔处于高渗状态,会让人口干舌燥、咽喉干疼。
所以“日啖三百颗”听听就好,别吃太多,emm……10颗以内为宜哦。
荔枝的千般滋味
荔枝直接吃,简单粗暴,一秒解馋。
待到味蕾稍稍满足,也可以尝试一下花样新吃法。
比如,把荔枝冻起来,糯糯冰冰的清爽滋味,除了冻牙齿再没毛病了。
或者把核挖掉,嵌入酸奶或其它水果,咬上一口,清新爽口,堪称夏日限定款。
泡一罐荔枝酒,将夏天的清甜封存到酒缸中,待到兴致来了,小酌浅饮,岂不美哉。
或者DIY一杯荔枝果茶,简单好喝,清凉解渴。
据说荔枝冷藏后蘸着酱油吃,甜蜜的口感中带了一丝咸鲜。那滋味……吃过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哦~
吃完荔枝,果核别丢。水培一下就能收获一片小森林,颜值一点儿也不差。
不说了,小编要去买荔枝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dog.com/2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