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昆虫摄影,拍出神形兼备,有质感的昆虫摄影作品,最重要的,也最为需要把握的是:近距离拍摄的掌控。
昆虫的种类极为繁多,体型大小也相差很大。但它们的共同的特征都是“六只足”。因而,(昆虫纲)也就有了“六足王国”的称呼。(我们常见的蜘蛛,马陆(千足虫),蚰蜒,鼠妇,鞭蝎,盲蛛等,都不属于昆虫)。
我们生活的许多的城市中,街头巷尾、公园河道、草丛墙根等等,都活跃着这些小精灵(只是现在城市区内越来越细的环境卫生管理,越来越不容易见到多品种的昆虫了)。在自然界中这些小精灵更是无处不在,随时可以为我们提供拍摄的乐趣。只是许多时候我们没有去在意而已。
常见的昆虫,体型上有大有小。即使是体型较大的昆虫,我们如果不近距离地观看,也是较难看到它们身上的特有的图纹与特征的。因而,昆虫摄影,尽可能的接近被摄主体对象,尽可能的呈现被摄主体(昆虫)的细节,色彩与质感,并将其展示在观者眼前,是很有必要的。
相对于相机,手机昆虫摄影,会来得更加的容易可行。这主要得益于手机相机自身的近距离拍摄特点与适时的数码变焦功能。即使是千元(安卓)手机,在不需要添加外置镜头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昆虫摄影,享受乐趣。
许多时候,昆虫摄影是属于微距摄影范围的。手机昆虫摄影也是这样。有师友留言说:手机微距总是没有进步。光是看着你拍摄的好,自己上手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我回复说:不论是相机,还是手机,拍摄微距,(首)先养成尽可能的近距离进行拍摄的意识。这样就容易体现出被摄主体的形体与质感,也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了。
现今的千元(安卓)手机都自带着(至少)10倍的数码变焦。有的手机还设有“微距模式”(或是:超级微距)。这就给手机拍摄出具有微距特征的摄影图片带来了便利,也让手机拍摄昆虫,变得容易了起来。
通常情况下,手机常规模式下的拍摄,最近的拍摄距离约为8cm左右。而手机“微距模式”下的最近拍摄距离会更近,更贴近被摄主体(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不同版本的微距最近拍摄距离,也许会有所不同)。
我们先从下面的图例中,看看手机在“微距模式”和“近距离+适当的数码变焦”下,拍摄相同的被摄主体(昆虫)的效果。
示意图1(手机屏幕截图):荔枝椿象终龄若虫的拍摄。荔枝椿象属于较大型椿象,成虫体长约24mm。其终龄若虫比成虫会略小一点,体长约20mm左右。这个体长,在常见的中、大昆虫中比较有代表性(象蜜蜂、胡蜂,金龟子等等)。
下面图例(1)为手机“微距模式+2X变焦”下的屏幕截图。
下面图例(2)为手机“近距离+5X变焦”下的屏幕截图
只需稍做个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到,手机在“微距模式+2X”与“近距离+5X”下的拍摄,椿象若虫的成像大小,大致是相近的。也就是说,二种不同的拍摄模式,所拍摄的成像大小,是基本相近的。
示意图2(手机屏幕截图):小十三星瓢虫的拍摄。小十三星瓢虫,体长最长约9mm。这个体长在瓢虫系列中,算是比较大的。而在常见的中、小型昆虫也是有代表性的(如:叶甲,蝇类等等)。下面图例为:小十三星瓢虫在“微距模式+2X”与“近距离+6X”下的手机屏幕截图
同样,稍做比较,手机在“微距模式+2X”与“近距离+5X”下的拍摄,小十三星瓢虫在二种不同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成像大小,也是基本相近的。
通过上面的图例,想说的是,手机昆虫摄影:一是,消除手机没有“微距模式”,或是没有添加外置镜头,就无法进行手机昆虫拍摄的想法(这是许多的想涉及,或是刚接触手机微距拍摄人的想法)。以手机最简单的“近距离+适当的数码变焦”,拍摄精彩的微距,不仅适用于花卉摄影(详见已经分享的:聊手机摄影(5)说说手机微距摄影,用简单的方法拍摄精彩的微距),同样的也适用于手机昆虫摄影。
二是,手机昆虫摄影,可以依据被摄主体情况,在“微距模式”(手机有此拍摄模式时)和“近距离+数码变焦”中,选择不同的拍摄方式进行拍摄。“微距模式”有着比常规模式更贴近被摄主体的拍摄距离,这对于一些超微小的昆虫拍摄是很有利的。但如果遇上有些机敏度较高的(如:蝇类),或是需要较远的拍摄距离(如:胡蜂类)进行拍摄的昆虫,则可选择“近距离+数码变焦”拍摄。这样可以避免过于接近而惊扰了被摄主体,影响了拍摄。
手机昆虫摄影,被摄主体(昆虫)的细节,色彩与质感的清晰体现,是重要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画面中,被摄主体(昆虫)占据很大的画幅时。这一点,我们在前期的拍摄中,就需要掌握好手机昆虫摄影的“近距离”拍摄环节。养成尽可能的近距离进行拍摄的意识就显得很重要了。
不要过于依赖通过拍摄后期的大篇幅剪裁,来达到增加被摄主体的影像在画面中占比。这种所谓的后期“二次剪裁”构图手法,从昆虫摄影层面上来说,是不可取的。这对于被摄主体在细节,质感上的体现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在拍摄小型昆虫的时候。
我们都知道,“拍摄距离,镜头焦距,光圈大小”是影响镜头景深的三大要素。其中尤其以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是最容易掌控的。手机昆虫摄影,不论是“微距模式”下的拍摄,还是“近距离+数码变焦”的拍摄,二者都是“近距离”的拍摄,都能够给我们带来“浅景深”下的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这是很有利于手机昆虫摄影,以简洁明了的拍摄画面,突出被摄主体(昆虫)的同时,让被摄主体(昆虫)神形兼备的。
那天师友@东墙西翻有花戴留贴说:我刚刚还想起你拍的小蛾子,珠贝般的色彩,小点点的黑眼珠,安安静静的美,真好。
我回复说:嗯嗯,即便是再小的虫儿,眼(晴)也(会)传神……
(师友说的珠贝般的色彩,小点点的黑眼珠,安安静静地美的小蛾子,是下面图片中的碧蛾蜡蝉)
即便是再小的虫儿,眼睛也会传神……
是这样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虫儿也是这样的。这也就是我们在拍摄昆虫的过程中,尽量地通过选择、调整拍摄角度,以被摄主体(昆虫)的眼睛为对焦点加以突出体现的原因。
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以活体昆虫为拍摄主体,不随意地以死体昆虫(包括人为速冻等造成的)为被摄主体的原因。因为在死体昆虫的眼睛(复眼)里,缺乏一种应有的光反射,也就是常说的活性与灵气。这一点,稍做个昆虫的活体与死体的比较,就可以感受到了。如下面图例,甘薯天蛾的复眼
手机拍摄神形兼备的昆虫作品。其神,来源于昆虫的眼睛(复眼)。其形,则是需要我们有意识地选择拍摄角度,将被摄主体(昆虫)最佳具有代表性的形体呈现出来。
选择拍摄昆虫的角度,就得要有镜头“焦平面”的意识。也就是说,让镜头焦平面与所选择的,需要表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昆虫形体的平面,尽可能地实现相对平行。让被摄主体(昆虫)最具有代表性的形体,清晰地呈现在画面里,展示在观者眼前。(镜头焦平面的使用,详见已经分享的“聊摄影技法”系列文章(5)了解镜头的焦平面和景深,拍出完美的微距作品。这里就不展开了,请见谅)
有些刚接触手机昆虫摄影的摄影人,总是会担心因为贴近拍摄,惊扰了昆虫而失去拍摄机会。因而也就是常常的不管不顾地靠近了(或是隔着较远的距离)就拍。其实,绝大多数的常见昆虫,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受到惊扰的。拍摄过程中,只要不是刻意的,或是动作过大惊扰了它们。心平气和的贴近,轻缓的变换多角度的拍摄,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一张好的昆虫摄影作品,应该是一张生动有质感的,神形兼备的照片。这需要拍摄人在拍摄过程中,对“近距离”的拍摄距离掌握,拍摄对焦点与拍摄角度选择,以及光影运用等摄影技能的综合运用。手机昆虫摄影,也是这样的。
(已经分享的“聊手机摄影”系列文章:(1)说说手机三种照片分辨率,3:4,9:16,全屏的拍摄。(2)说说手机拍照的几种测光模式和适用场景的拍摄。(3)说说手机全景拍摄技巧,画幅,测光,起点的选择。(4)用手机拍摄真正的微距照片,从镜头影像比说起。(5)手机微距摄影,用简单的方法拍摄精彩的微距。(6)扯闲篇,用什么样的手机才能拍摄出好看的照片。(7)说说手机的专业,HDR,行云流水,全景的拍摄技巧。(8)手机摄影三件套,助力微距摄影,长曝光的拍摄。(9)什么是摄影追随拍摄法,说说手机追随拍摄的技巧。(10)什么是花卉摄影,手机花卉摄影,如何拍出高级感。(11)手机拍摄水滴技巧,静态,动态的水滴拍摄方法)
(原创摄影图文,分享摄影实拍感受,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欣赏,支持和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buydog.com/23213.html